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4963

4963.“约瑟”表

4963.“约瑟”表来自理性层的属灵层的属天层。这从“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约瑟”是指来自理性层的属天-属灵人(4286节)。由于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主,故约瑟代表主的内在人。凡生而为人的人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他的外在人就是那能用眼睛看到的,他凭这外在人与其他人来往,所行的适合自然界。而内在人是那不能用眼睛看到的,人凭这内在人与灵人并天使来往,所行的适合灵界。人人都有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也就是有一个内在人和一个外在人,以便天堂能通过人与世界联结。因为天堂经由内在人流入外在人,并凭这流注获得对存在于世界之物的觉知;而存在于世界的外在人同样凭这流注获得对存在于天堂之物的觉知。人正是为这个目的而如此被造的。
  主的人身也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因为祂乐意像其他人那样出生。外在,也就是祂的外在人由“约瑟”来代表,后来由“以色列”来代表;而祂的内在人由“约瑟”来代表。这内在人就被称为来自理性层的属天-属灵人;或也可说,主的内在,也就是人身,是来自理性层的属灵层的属天层。论述约瑟的本章和接下来的几章在内义上就论述了该层,以及对它的荣耀。不过,前面(4286, 4585, 4592, 4594节)早已解释了何为来自理性层的属灵层的属天层,即:它在来自属世层的属灵层的属天层之上,该层由“以色列”来代表。
  事实上,主像其他人那样出生。但众所周知,凡生而为人的人都从父母那样获得自己的组成成分,他从父亲那里拥有其至内层,但从母亲那里拥有其外层,也就是包括这至内层的事物。也就是说,无论他从父亲那里所得来之物,还是从母亲那里所得来之物,都因遗传的邪恶而遭到玷污。但主的情况不是这样:祂从母亲那里所得来之物同样有诸如存在于其他任何人里面的那种遗传性在里面;但祂从父亲,也就是耶和华那里所得来之物却是神性。所以,主的内在人不像其他任何人的内在人;因为祂的至内层是耶和华。因此,这就是那居间层,被称为来自理性层的属灵层的属天层。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下文会有详述。
  

宇宙星球 #42

42.要知道,灵人根

42.要知道,灵人根本看不见世上的太阳,或来自它的任何光。这太阳的光对灵人和天使来说如同黑暗。灵人在世时曾见过这太阳,但只保留对它的概念,把它设想为一个暗斑,并且这暗斑在后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处,略高于头部那个层面。太阳系之内的星球照着相对于太阳的固定位置而显现。水星在后面,靠右一点;金星在左边,靠后一点;火星在左前方;木星也在左前方,只是距离更远;土星在正前方相当长的距离处;月球在左边相当高的位置;每颗行星的卫星都在它的左边。这就是灵人和天使所设想的这些星球的位置;灵人还在他们星球附近,但在它之外显现。然而,水星灵尤其不在一个固定方向或一段固定距离处显现;他们时而在前面,时而在左边,时而靠后一点。原因在于,他们被允许周游宇宙,以获取知识。

属天的奥秘 #9683

9683.“把桌子安

9683.“把桌子安在帷帐外”表经由属于爱的天上事物或赐福而来的流注。这从“桌子”和“帷帐外”的含义清楚可知:摆放陈设饼或脸饼的“桌子”是指天上事物或赐福的容器(9527, 9545节);“帷帐外”是指联结媒介之外,间接流注经由这媒介而来,“帷帐”表示联结的媒介(9670节)。由于这张桌子被直接放在帷帐的后面,故所表示的是经由属于至内层天堂的天上事物或赐福,也就是爱之良善而来的流注。该流注既直接来自主,也经由至内层天堂间接来自主(可参看9682e节所提到的地方)。至于构成与人和天使同在的天堂生命,因而构成永生的一切良善,情况是这样:良善至内在的核心是主自己,因而是直接从祂发出的爱之良善,接下来是相爱的良善,之后是对邻之仁的良善,最后是信之良善。这就是良善从至内在的核心开始的相继次序。由此可见直接和间接的流注是怎么回事。总的来说,在其它层级之下的良善层级,也就是更外在的良善,在含有更内在的良善在自己里面的程度内而为良善,因为它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主,而主是至内在的良善,如前所述。不过,排列并有序整理良善(更外在良善里面的更内在良善)的后续层级的方式却照着对良善的接受而因人而异,接受则取决于每个人在世上的属灵和道德生活,因为每个人在世上所过的生活都会永远伴随着他。
  主也直接流入每一个人,因为没有这种直接流注,间接流注就一事无成。直接流注照着人或天使所在的秩序,因而照着从神性发出的神性真理而被接受,因为这真理就是秩序(1728, 1919, 2447, 4839, 5703, 7995, 8512, 8513, 8700, 8988节)。因此,对一个人来说,秩序就是生活在来自主的良善中,也就是说,靠主生活,或说从主生活。这种流注持续不断;它进入一个人意愿的每一个萌动中,并尽可能地把它转向真正的秩序,因为人自己的意愿不断把他引离真正的秩序。人的本意和非本意的能力也是这种情况。他的本意能力不断将他引离秩序,但他的非本意能力却不断将他带回秩序。由于这个原因,非本意的心脏运动与人有意识的意愿完全分离,他的小脑活动也是这样;心脏运动和小脑的力量掌控意愿的能力,防止它们超过一定限度,过早地耗尽身体的生命。所以这两种能力(即非本意的能力和本意的能力)的主要活动在整个身体中联合起来进行。提及这些事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阐明关于来自主的爱之属天事物或赐福和信之属灵事物或赐福的直接和间接流注的观念。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